6月19日上午,,安徽省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科采集室,,來自宿州00后大學生韓正陽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歷經3個半小時,,采集了193 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當天,這袋“生命的火種”輸入進患者體內,,他的善舉,,為遠方一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完成了一次生命接力,,成為安徽省第634例,、宿州第50例干細胞捐獻者。
播下愛的種子 種下愛的希望
韓正陽,入黨積極分子,、優(yōu)秀共青團員,,這位陽光、充滿正義感的帥小伙從小就喜歡幫助他人,,為朋友排憂解難,,是同學身邊的“小太陽”,父母從事醫(yī)務工作,,經常給他講工作中救死扶傷的故事,。高中生物課本里有一篇關于《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的介紹,他學得特別認真,,回家和爸爸媽媽討論了這個話題,,了解到造血干細胞移植是血液病患者最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干細胞的配型相合率較低,,患者能找到相合的配型很難,,很多患者沒有等到相合的配型就已病逝。學醫(yī)的爸爸同時強調了獻血和獻干細胞不但無損健康,,相反還可以刺激人體的造血功能,,促進血細胞的新陳代謝,這些話給韓正陽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2022年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也是韓正陽第二次獻血時,有位紅十字志愿者正在介紹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 ,,知道獻血的同時可以多留8毫升的血液樣本,,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韓正陽毫不猶豫地填寫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登記表》,,成為中華骨髓庫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希望今后有機會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他認為能救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為愛接力 奉獻有我
作為鐵道學院的學生,,他不斷踐行“改革、奉獻,、拼搏,、爭先”的新時期火車頭精神,處處發(fā)揮團員的先鋒作用,,向黨組織靠攏,,并積極投身至社會公益事業(yè)中,南京,、宿州等多地都留下他無償獻血,、無償獻血小板的記錄,至今為止,,獻全血800毫升,,獻血小板23個治療量,無償獻血總量達5000毫升,;在學校和南京市血液中心的支持下,,韓正陽在校內進行了無償獻血和干細胞捐獻知識宣傳普及,許多同學在他的影響下參與了無償獻血,,還有同學在他的影響下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積極參加志愿服務組織,他作為2024年全國大學生“鄉(xiāng)村振興”志愿服務團“有寧鐵行”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和宿州埇橋區(qū)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小水滴反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利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時長超600小時,韓正陽表示,,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有責任擔當,盡自已的一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
今年5月,,韓正陽接到中華骨髓庫安徽分庫宿州工作站的電話,告知一位血液病患者和他的HLA分型相合,,詢問是否同意捐獻,,韓正陽很激動,當即同意,,鄭重地說,;“我的父母均為醫(yī)務工作者,他們很支持我的行為,,會全力配合紅十字會作好捐獻前期準備”,!
接下來的高分辨分型和體檢一切順利,前往合肥捐獻干細胞前,,宿州市紅十字會相關領導和部分紅十字志愿者為韓正陽舉行了簡短但隆重的歡送會,。
2024年6月14日,他入住醫(yī)院注射為期5天的動員劑,,6月19日8時,,采集正式開始,韓正陽身旁的采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分離機,,一點點匯聚成一袋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歷經三個半小時,,采集了193毫升干細胞混懸液,,這袋“生命的火種”由宿州紅十字志愿者快速護送到移植醫(yī)院輸入患者體內,,去挽救一個等待的生命,點燃患者重生的希望,。
青春由大愛而出彩,,人生因奉獻而升華。韓正陽用自已的大愛情懷延續(xù)了他人的鮮活生命,,他的捐獻行為彰顯了一名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初心和使命。